【本週國際大事回顧|8/15—8/22 你不可不知的國際新聞 】
這個禮拜,大家這個月最關心的里約奧運華麗閉幕之外,日本奧運的預告影片,也令人印象深刻。不過,除了奧運賽事結束,這個禮拜,世界上依然有許多重要的國際事件值得大家關注,我們特別選了 5 則重要的國際新聞。
-\-\-\-\-
日本 「日本舉行終戰追悼式 安倍未提加害亞洲」
8 月 15 日,日本迎來二戰終戰 71 周年紀念日,政府主辦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在東京的日本武道館舉行,出席者再次許下和平誓言。隨著遺屬年事漸高,戰爭歷史的傳承與反省成為一大課題。這次的典禮中,戰歿者曾孫一代,共有 14 名年紀約 10 歲至 17 歲出席者,首次承擔遞上鮮花的工作。雖然強調「絕不重演戰爭悲劇」,但首相安倍晉三在誓詞中未提到日本對亞洲的加害及反省。厚生勞動省稱,追悼對象是戰死的軍人等約 230 萬人,以及在東京大空襲和廣島、長崎原子彈爆炸以及沖繩等戰役中喪生的平民約 80 萬人,總計約為 310 萬人。(來源:中央社)
無奈指數:★★★★
-\-\-\-\-
美國「行動藝術家抗議川普獨裁 多個雕像展示街頭」
川普涉及多項歧視的言論令許多人不滿。美國行動藝術團體「INDECLINE」製作許多川普裸身雕像,於 18 日深夜放置於舊金山、紐約、克里夫蘭等多個公園內,引起討論。這些雕像靈感來自「國王的新衣」,行動藝術家們希望透過這個雕像反諷川普。有些人認為這些雕像涉及私密部位,讓小孩看到看到不妥;也有人覺得大快人心,川普終於得到教訓。有趣的是,美國也有網友提到「終於不是只有女性政治人物會被品評身體,也許是種進步」
荒謬指數:★★★★★
-\-\-\-\-
澳洲「澳洲同性婚姻進度慢 9 月 13 日將公布公投時間」
澳洲因為在同性結婚方面行動緩慢,飽受國際人權團體批評,包括加拿大、英國、美國、法國、紐西蘭、愛爾蘭以及南非等多個國家,都已經修改了婚姻法,承認同性婚姻。雪梨每日電訊報(Daily Telegraph)20 日報導,澳洲總理滕博爾原本承諾要在今年舉行的同性婚姻公投,最少已經被延後到明年 2 月;但是總理發言人表示,還沒有定下日期。目前已經確定,9 月 13 日舉行的執政聯盟黨團會議上,滕博爾將透露公投的時間表。(來源:中央廣播電台)
期待指數:★★★★★
-\-\-\-\-
歐洲「歐盟沒英國該怎麼走 3 巨頭 2 度會商」
英國公投意外決定離開歐洲聯盟(EU)後,歐洲三位總理:義大利總理倫齊(Matteo Renzi)、法國總統歐蘭德(Francois Hollande)、德國總理梅克爾(Angela Merkel),將擬定1項因應計畫,為旨在挽救此計畫的高峰會奠定基礎。 根據法新社 8 月 22 日報導,在會議中,將討論歐洲經濟前景、聖戰士攻擊、難民與移民問題、敘利亞衝突和俄羅斯與土耳其關係。先前3國領袖在義大利文托泰內島(Ventotene)開會,這次將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第斯拉瓦(Bratislava)召開第二次會議,討論如何讓歐洲注入「新脈動」。(來源:法新社)
嚴肅指數:★★★★★
-\-\-\-\-
香港「香港民主派抗議「港獨」人士被拒參選立法會」
香港民間人權陣線在 8 月 21 日抗議港獨人士參與立法會選舉遭拒,率領示威者從銅鑼灣鬧市遊行至行政長官辦公室。抗爭者舉著寫有「反對政治篩選,還我公平選舉」的標語,要求行政長官梁振英等高官下台。對於港獨人士參選遭拒,有親政府派學者表示禁止「港獨人士」參與是「天經地義、理所當然」;特區政府重申選舉主任「一直嚴格按照《基本法》和相關法例」,「不偏不倚」的處理選務。(來源:BBC新聞網)
憤怒指數:★★★★★